受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福州市长乐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落实财政政策要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预算目标顺利完成,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据快报数统计,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7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3%,增长5.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比上年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73亿元(含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和一般债券安排的支出),增长21.2%,其中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6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持续保持超七成水平。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86.4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1%,增长37%。政府性基金支出80.49亿元,增长19.2%。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8%,增长99.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50万元,增长181.2%。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4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3%,增长9.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82亿元,增长3.7%。
以上快报数在结算和决算编制中可能还会有所变动,待决算编成后再按规定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二)政府债务情况
省财政厅核定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7.18亿元,2020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7.89亿元,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范围内。
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比上年增加9.59亿元,其中当年新增债券12.07亿元、再融资债券2.45亿元、当年偿还债务4.93亿元。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增债券主要用于民生领域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
(三)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区人大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要求,严格组织预算执行,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
1.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是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支持措施,以及一系列社保缴费减免政策,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落实上述措施政策,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8.69亿元,促进“放水养鱼”与稳定财政收入良性循环,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积极落实疫情期间承租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租减租政策,全年共减免租金1421万元。
二是支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投入1.35亿元,实施“引智聚才”工程,落实引进教育卫计高层次人才、滨海新城人才住房、大中专毕业生来航就业创业八条措施等优惠政策,支持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东湖“三创园”发展。投入2.45亿元,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等政策,支持实施高成长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高”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投入7.49亿元,加快推动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三是财政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密切跟踪经济运行,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惠企援企稳岗稳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申请纾困专项贷款、申报政策性金融支持,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研判,强化财税联合收入协调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制,努力争取域外税源回归,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有序组织调度收入入库,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跃上80亿元、50亿元新台阶。
2.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支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按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并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等多渠道筹集7959万元,落实援藏援疆政策,深入开展与定西漳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南平松溪的山海协作和宁德周宁、龙岩永定的对口帮扶,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督、精准监督,将27项专项资金纳入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将45项涉农惠民资金项目纳入福州市惠民资金网网上公开,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长乐、美丽长乐建设。投入5.37亿元,加强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污染源整治,支持企业节能减排降耗,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投入2.36亿元,支持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实施闽江流域(长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投入3.04亿元,推进城乡污水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16万元,全面提升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投入1.47亿元,支持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实施垃圾分类,推行道路、绿化、公园、公厕等市政设施社会化管养。
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政府举债融资清理整改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存量隐性债务9.61亿元。全区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综合债务率三项指标均低于风险预警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将海峡·长乐周转贷风险保证金增加至1亿元,为21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1.06亿元;闽航融资担保公司为1189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9.20亿元。
3.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1亿元,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支持45个“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入1.44亿元,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下达转移支付补助资金9300万元,提高村级(社区)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居)干部工资待遇补助水平,保障基层政府和村级(社区)组织正常运转。兑现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性保险补贴等各类补贴3232万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二是推进教育文体事业发展。教育支出14.85亿元。投入865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1681万元,实施高中阶段免学费入学;投入3.36亿元,支持6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改造校舍51.7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近2万个;投入2223万元,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投入1.02亿元,落实乡村教师津贴政策、中小学班主任等级考评奖励制度等,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65亿元,支持“三馆三中心”建设,推进公益性文化、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运动,支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三是加快补齐医药卫生短板。统筹6048万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经费。卫生健康支出7.91亿元。投入3.13亿元,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3.95亿元,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投入1561万元,实施基本药物补助及药品零差率补助,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投入4277万元,支持计生服务、计生奖补,落实计生各项政策。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6亿元。投入4.49亿元,巩固和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发放城乡低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落实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金;投入1.21亿元,落实高龄老年人补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标准,实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投入2039万元,加快农村幸福院、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增量提质;投入567万元,落实促进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做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投入2848万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共安全支出4.24亿元,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费保障制度,继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长乐”建设。
五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22.29亿元。筹集资金14.30亿元,保障基础设施和过境国道、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重点线性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扎实推进滨海新城建设。统筹16.50亿元,用于土地收储,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投入6.76亿元,支持营滨路改造等域内交通网络建设,继续完善首占营前新区功能配套。 投入1亿元,推进江莲片区、东关片区改造,支持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投入3.75亿元,支持供水项目建设。
4.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预算资金统筹力度,加快年初预算执行进度,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各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预决算公开制度,稳步推进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
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标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区本级绩效指标基础库,健全部门事前预算绩效评估、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等“1+5+N”制度体系,实现在资金规模、监控内容、评价手段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全面突破。
三是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通过资本注资、资产注入等多种方式,为城投、建发等国有企业增资增信,充分发挥其投融资平台作用,通过精心策划包装和平街一期、站前广场等项目,推动政府投融资方式向市场化运作融资转变,有效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四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各部门预算执行主体地位,持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和支付范围,合理划分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全年集中支付12.72万笔,集中支付资金93.71亿元。加强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建设,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保障财政性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加强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过程电子化操作和监督管理,提高政府采购公开度、透明度。全年实施政府采购435批次,采购金额7.62亿元,节约资金3481万元,节约率4.4%。
六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修订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助审机构考核管理,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能。全年审结各类工程208项,审定项目资金48.05亿元,审减资金7.07亿元,审减率12.8%。
七是推动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先行开展“福建省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综合管理系统”试点工作,推动开展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解决缴费“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以及代表委员们依法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区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增大,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一些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还比较薄弱,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还不够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政府投资项目支出进度偏慢,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元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加快推进新时代新长乐建设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2021年预算编制原则
1.积极稳健,量力而行
收入预算,充分考虑贯彻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等对短期财政收入的影响,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全区财政收入增幅。支出预算,既充分考虑可能的增支因素,全力保障区委区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的支出需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又结合财力情况,合理评估,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做到量入为出、有保有压、能增能减,确保财政综合平衡。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加强预算统筹协调,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衔接。加大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预计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项目,不再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从紧安排一般性支出,坚决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做到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突出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施策,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3.改革创新,约束有力
结合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将中央、省市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足额编入区级预算,与区级同领域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切实整合政策目标相似、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硬化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坚持“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切实落实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
(二)2021年收支预算安排
综合考虑我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严格贯彻落实“三保”重要要求,按照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2021年全区预算编制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为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4.14亿元,增长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53.73亿元,比上年增加2.56亿元,增长5%。按照财政管理体制测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去体制净上解5亿元,加上纳入预算安排的转移性收入5.3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8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16.48亿元,预计全区总财力为71.40亿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40亿元。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亿元,下降4.3 %;公共安全支出3.62亿元,增长11.5%;教育支出15.19亿元,增长10 %;科学技术支出1.76亿元,增长104.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2亿元,增长1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6亿元,增长15.6%;卫生健康支出7.48亿元,增长16.7%;节能环保支出1.08亿元,增长40.5%;城乡社区支出5.51亿元,下降16.5%;农林水支出3.70亿元,增长4.9%;其他支出10.28亿元,增长30.3%;预备费1亿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3.61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85.62亿元,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16.44亿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69.18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428万元,按照30%的比例统筹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428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0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7.73亿元,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32亿元。
(三)2021年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2021年,全区四本预算统筹安排支出147亿元,除保运转支出外,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支出保障:
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1.76亿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助推企业上市,支持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等重大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安排0.10亿元,支持旅游业健康发展。安排1亿元,支持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人才集聚。牢树全域滨海、全域新城理念,统筹推进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东湖“三创园”等园区经济发展,加快融入“数字福州”,全力支持滨海新城建设。
二是推进民生补短板。安排3.60亿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学额覆盖率,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发展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安排2.91亿元,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促进健康长乐建设。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区总医院建设,支持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及基层卫生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三是筑牢社会保障网。安排11.22亿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引进,统筹用好各类就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稳岗稳产,促进就业创业。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高龄老年人补贴等政策,支持农村幸福院、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抚恤优待等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殡仪馆改扩建和公益性公墓、生命公园建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安排5.09亿元,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安排2.48亿元,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污水管网“最后一公里”接驳;安排0.22亿元,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安排1.01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渔港提升改造,推动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安排1.07亿元,保障村级组织运转,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安排0.16亿元,继续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不动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等工作;安排0.15亿元,实施“粮安工程”,保障粮食安全。安排0.70亿元,继续加强与定西漳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南平松溪的山海协作和宁德周宁、龙岩永定的对口帮扶,按政策落实援疆、援藏资金。
五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安排4.89亿元,建立常态化、稳定增长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其中:安排0.30亿元,支持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建设,实施闽江流域(长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洞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安排1.09亿元,落实“河湖长制”“滩长制”,继续推动小流域综合整治,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加快朝阳洞拓宽和长限生态补水泵站建设,继续实施陈塘港综合治理;安排0.13亿元,大力开展“两违”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支持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综合整治,支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提升行动,加强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安排3.37亿元,继续实施“一革命、五行动”,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
六是加快建设幸福之城。安排1.49亿元,落实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协同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长乐”建设。安排1.40亿元,加快推进“三馆三中心”、老年人体育中心、牛山体育公园、南山生态公园绿道建设,支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安排1.20亿元,继续推进江莲片区旧城改造,加快建设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十位一体绿化改造提升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安排31.71亿元,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落实和谐征迁补偿和配建项目回购资金,支持过境线性工程建设。安排12.54亿元,加快完善首占营前新区、鹤上商贸物流园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岱岭隧道、会堂南路、金福路建设和营滨路、胪峰大道、文浮路潭头街段等提升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城区交通治堵工程,提升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安排5924万元,支持城乡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和新能源车购置,落实公益性乘车、定制公交等补贴政策。安排1亿元,支持远航供水公司新水厂建设,加快推进大樟溪引水工程。
三、切实做好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2021年,我们将围绕上述预算安排,持续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一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落深落细中央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紧扣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抢抓“全域滨海”发展机遇,支持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完善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财税优惠和专项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进产业发展和税源聚集。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引进可持续性强的高质量税源,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要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就业等短板,切实抓好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短板弱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托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主体责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建立健全预算约束机制,硬化执行中“三保”支出的预算约束,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努力盘活存量和闲置资金,大力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2021年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补短板项目顺利实施。
三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做好零基预算、三年中期财政规划和财政“十四五”规划,主动承接和落实好本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切实增强对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积极跟踪中央关于税制改革的部署和减税降费政策各项举措,持续推动减税降费与深化税制改革相衔接,加快建立更加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持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推广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建立与公共财政管理、社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新机制。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偿债能力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全力护航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长乐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