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财政工作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努力增收节支,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力推进经济增长,切实保障民生支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1、全市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及其平衡情况
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完成年度调整后预算(30亿元,以下简称年度预算)的105%; 2014年公共财政总收入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完成年度预算(50亿元)100.2%。其中:上解中央“四税”收入18.59亿元,比上年下降2.7%。
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6.16亿元(含上级补助和上年项目结转支出等,下同),比上年增长2.8%,剔除上年结转及省市专项转移支付后,本级财力安排的地方公共预算支出为29.6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30.43亿元)的97.3%。
地方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与上级财政结算后,2014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1.49亿元;加:上年滚存结余4.4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9.91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券收入0.12亿元,调入资金 0.63亿元(为乡镇财政专户调入及收回部门2年以上结余结转资金);收入总计46.57亿元。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6.16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 1.76亿元,按规定增设预算周转金1.44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4亿元,支出总计42.7亿元。收支相抵后,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结余3.88亿元,其中:项目资金结余结转3.44亿元,净结余 0.44亿元。
2014年滚存结转下年的项目资金3.44 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4.1%,基本达了财政部下达的压缩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目标要求,主要结转项目为:省市专项结转1.75亿元,乡镇专项结转0.77亿元,排污费、水资源费、教育费附加、海域使用金等专项资金结转0.92 亿元。
2、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及其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35.85亿元,比上年减少18%,完成年度预算(31.92亿元)112.3%;
政府性基金支出38.64 亿元,比上年减少12.5%,剔除省市专项后,本级预算安排的本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为38.43亿元,完成本级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39.4 亿元)97.5%。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年度收入35.85亿元;加:上年结余16.63 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92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合计53.4 亿元。政府性基金年度支出38.64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0.35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合计38.99亿元。收支相抵,2014年政府性基金结余14.41亿元,按规定全部结转到下年使用其中:
2014年我市全年土地出让价款收入32.32亿元,加:上年结余11.99亿元,上级专项补助0.11亿元,收入总计44.43亿元;2014年土地出让价款收入安排的支出34.49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0.35亿元,支出总计34.84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9.59亿元(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计2.25亿元按规定从2015年起转入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二、2014年超收安排情况
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后预算数为30亿元,2014年实际完成数为31.49亿元,超收1.49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超收按规定用于增设预算周转金。
三、2014年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情况
2014年共争取公共财政上级补助资金9.91亿元,比上年(8.57亿元)增加1.34亿元,增长15.6%。其中:
1、争取返还性收入及一般转移性收入3.64亿元,比2013年(3.31亿元)增加0.33亿元,增长9.97%。返还性收入及一般转移性收入主要作为财力性补助用于一般预算平衡及根据资金用途用于农村税费改革镇村运转经费补助、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支出。
2、争取专项补助资金6.27亿元,比2013年(5.26亿元)增加1.01亿元,增长16.1%。专项资金的使用主要是根据资金规定用途进行专项使用。
四、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情况
2014年市财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保障力度,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科教文卫生、农业、社保、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支出、住房保障等9大类支出共计25.19亿元,比2013年(23.41亿元)增长7.2%,高于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幅度。其中:教育、文化、农业等法定支出的增长幅度均超过经常性收入0.55%的增长幅度,科技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1.41%,达到科技先进县占比考核的要求。
五、政府性债务收支情况
2014年初政府性债务余额 20.98 亿元,2014年新增政府性债务11.37 亿元,2014年归还政府性债务0.38 亿元,收支相抵后2014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31.97 亿元。
六、2014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力完成财政预算任务
2014年全市财税部门坚持把财政收入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带来的增收压力,密切关注财税政策调整,深入分析其对财政经济运行的影响,并适时提出应对措施,出台了《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税源增长的实施意见》(长政办【2014】123号),吸引域外税源回归,努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全面提高综合治税管理水平。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圆满完成预算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财政规划目标。
2、着力办好惠民实事,优先保障民生领域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的财政资金投入,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进步。全市民生及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75.6%。民生支出主要用于:
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教育支出9.72亿元,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行高中阶段免学费入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扩大教育资助范围。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小学、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分别提高至650元、850元,学校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124万元,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和村村响工程建设,实行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支持新区体育中心等全国首届青运会场馆建设。
增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投入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4亿元,加大投入扩增医疗资源,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硬件设施,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继续落实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和三核一补政策。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35元,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均提高至每人每年340元,扩大按病种定额付费试点范围,相应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实施医疗救助,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00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1亿元,大力促进就业,支持完善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办法,落实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扩大养老保险和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及城镇和农村低保政府补助标准。建立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实行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保障金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支持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缓解困难群众生活负担。
3、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安排兑现各类工业扶持资金2.42亿元,支持工业企业稳增长、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内生动力。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并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4、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密切关注财税新政和专项扶持政策,共争取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亿元,同时有效对接金融部门,积极争取兴业银行等银行贷款11亿元。有力保障了滨江滨海路、营滨路、金港路、东鹤路、两港路拓宽、外文武垦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5、强化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财税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修订出台了会议费、差旅费、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大幅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市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了31 %;研究制定市本级部门预决算公开方案,做好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前期准备工作,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全面清理现有财政对外借款,督促借款单位履行还款责任;清理国库暂存、暂付款项,保证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进一步压缩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有效盘活存量资金。
2014年,我市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税收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财源建设尚需加强,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专项支出管理尚需强化,各类资金统筹整合亟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收支矛盾仍较突出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严格财政管理等措施,加强民生支出环节研究,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力争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4年人大决算报告附表1.xls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