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新闻发布会
讲好长乐故事,书写文旅时代新篇章新闻发布会
来源:福州市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2-10-19 15:54 浏览量:

“讲好长乐故事,书写文旅时代新篇章”新闻发布会于10月19日举行。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相关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讲好长乐故事,书写文旅时代新篇章

我是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仁嵩,很高兴和各位记者、各位朋友见面,也借此机会感谢各新闻单位长期以来对长乐文旅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我们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金顺同志、文物科陈明同志、体育科伍功亮同志、旅游科陈明淦同志。

这次发布会共设两个环节:首先由我向各位简要汇报我区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工作情况,然后接受现场记者朋友提问。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注重“文化铸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挖掘、保护、传承中打造“常来长乐”旅游品牌,统筹推进文化、旅游、文物、体育一体融合发展,全区文体旅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 挖掘文化底蕴,讲好长乐故事

长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我局始终把文化挖掘作为文旅工作发展的基础。围绕“大爱暖千秋”主题,注重用好显应宫、圣寿宝塔、郑和史迹陈列馆等资源载体,着重发掘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海丝文化”;注重宣传好冰心文学馆、董奉草堂、郑振铎纪念馆等景区景点,持续挖掘 “大爱文化”和 “杏林文化”;注重保护好长乐千年古刹龙泉寺,不断挖掘唐代高僧怀海留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作文化。以及围绕“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梅花古城、琴江满族村、九头马古民居、陈振龙故居等一批特色古城街区,展现“古朴浑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状元文化”,打造以文石村登文道为主的旅游景点,着力讲好“一师两状元”“一堂三状元”等精彩故事;围绕“闽剧文化”,推出诸如《长乐状元》《金薯传奇》《杏林始祖》等闽剧精品,在和平街建成长乐闽剧馆,不断擦亮长乐“闽剧之乡”金字招牌。

(二)保护历史遗珍,绽放时代光彩

做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近两年来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头马民居等11处各级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闽江口南雁山南岸炮台晋级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关天后宫、罗零基点等7处文物分别晋级第八批、第九批福州市级文保单位。积极做好文物利用文章,充分挖掘古厝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去年建成和平古街闽剧馆的基础上,拟建设长乐武术文化馆。目前,鹤上镇陈振龙故居已完成全面修缮工作并将开辟成陈振龙纪念馆对外开放,在文物保护的同时讲好“一个家族的红薯史诗”。

 2022年高楼米线被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止目前,我区省级非遗项目共4项,其余分别为琴江台阁、龙门清醮、张三丰原式太极,市级非遗项目5项,区级非遗项目65项。常态性利用传统节假日在古厝古街开展非遗展示活动,不定期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今年以来,在和平街举办“文化进万家、非遗闹元宵”活动,选送11个长乐非遗项目登台亮相福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参加省文旅厅举办的“非遗过大年”活动。

(三)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承办品牌赛事

我区将全民健身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财政资金投入,五年来投入近2500万元新建更新170条健身路径、改造提升6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社区足球场和室内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登山道、自行车绿道和健身步道等其他健身场地设施。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模式,投入600万元,建成长乐南山智慧体育公园、滨海新城智慧体育公园;预算总投资9000万元的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今年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争取2023年投入使用;今年还将在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新建拼装式游泳池。同时,我区积极引入高水平体育赛事,承办了“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暨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展演大会等品牌赛事,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1年,我区获评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我局也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四)加快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近年来,我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夯实文旅产业。一是盘整提升潭头周边旅游资源,今年福州市闽江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总投资额20548.08万元。6月,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升级成为我区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是按照“串点连线”的思路,优化精品旅游线路。围绕琴江、猴屿、文石打造富有生态和乡村文化的“沿江线”,围绕滨海旅游度假区谋划形成富含海洋文化的“沿海线”,围绕和平街、青桥、新览等谋划形成富含传统文化的“中间线”。三是打造文旅品牌,猴屿乡成为“网红打卡地”,被评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一期改造提升,成为长乐旅游街区和古厝的代表,与商务印书馆同时通过国家2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持续推进“+旅游”发展,旅游与文化、商务、体育、康养、农业等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呈现。四是建设“云游长乐”智慧旅游平台,是全省首家实现全域智慧导览的县区,目前正在进行整体优化升级。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大力推进“旅游+乡村振兴”“非遗+旅游”跨界融合。

各位媒体朋友,近年来我区文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事业发展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党建引领,继续巩固全区文旅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长乐区“十四五”文旅规划,充分利用和发掘长乐文化底蕴和内涵,讲好长乐故事,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统筹推进文体旅一体化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现在提问开始。

(记者提问)问题1: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环节,请问目前长乐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存?

郑黎明副局长回答:长乐建制唐武德六年(公元623),迄今有1388年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据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及近年来公布的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登记点共计309处(317个点),其中分布在乡村中古祠堂、古寺庙、古桥、古井、古碑等历史文化遗存(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80多处。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的全过程,加强与村庄规划设计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参加区政府及规划部门组织的村庄规划技术论证会,及时提供文物保护名录及保护红线图等资料。二是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有序推进九头马民居、南阳陈氏祠堂、登文道码头、西关天后宫、东关司马第、东渡杨公祠等多处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完成区级文保单位登文道码头、太平桥等文物建筑周边环境整治,使文物与乡村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历史文脉。三是在普查中整理好乡村遗产。广泛开展对古民居、古桥、古塔、古井等古厝以及革命红色遗存的普查核查,不断完善文保单位名录体系。推荐申报罗零基点等两处区级文保单位为福州市第九批市级文保单位。四是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扎实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非遗保护项目。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提问继续

(记者提问)问题2:我区作为闽剧之乡,目前文旅局在扶持闽剧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金顺副局长回答:长乐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而闽剧则在众多文化艺术中名列榜首,成为我区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艺术形式之一。

一、出台闽剧发展扶持政策。长乐对闽剧事业高度重视,制定了《长乐文化发展纲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闽剧这一地方传统艺术事业发展壮大。长乐博物馆内设闽剧馆展厅,专门建成长乐闽剧馆,两个场馆均通过实物、图片、展板等形式大幅面展示和介绍闽剧发源、发展等状况。设立了长乐区大众闽剧团非遗传承基地和长乐区壹加壹闽剧团非遗传承基地,进一步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二、探索闽剧创新活动。长乐积极创新闽剧表演形式,开展“理论进闽剧”、“现代文明小戏”等闽剧创新活动,以“加冠戏”的形式在闽剧正式剧目演出前进行加演。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闽剧快板《树新风,立正气》、闽剧小戏《幸福院里的笑声》、《聘礼》等移风易俗系列文艺作品,结合民俗文化节、百姓舞台梦想秀等活动到各校园、各社区、各乡村巡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培育闽剧发展沃土近年来,我区积极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剧团进乡村开展惠民演出;各类闽剧票友俱乐部、闽剧票友文艺队日常在各公园或庭院自发开展各类表演活动,形成了浓厚的闽剧演出氛围,也培养了一批闽剧爱好者。同时,长乐还利用侨乡优势,组织剧团和优秀剧目到美国、东南亚、香港、台湾等进行交流活动,深受当地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欢迎。

四、加强创作,闽剧精品力作获奖不断。长乐每年由政府出资100多万元扶持剧团,加强闽剧剧本创作,斩获各类奖项。如: 2020年11月,长乐大众闽剧团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编排原创闽剧《金薯记》(陈振龙传奇)获得福州市第25届戏剧会演扶持剧目奖并入选7月份世遗大会闽剧展演,同年12月参加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获剧目奖、舞美灯光设计二等奖,两个主演获表演二等奖。《私情公案》、《火烧碧云宫》获得福州市第25届戏剧会演入围奖并获得“春种空间"扶持剧目。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提问继续

(记者提问)问题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聚合起来,才能切实营造文旅新场景,带来新机会。请问,近年来,文旅局在文旅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有什么举措?

郑黎明副局长回答:在加快文旅融合这块,我局围绕“闽都福门、郑和开洋、吴航古邑、数字新城”品牌建设,加快促进地域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旅游”发展,旅游与文化、商务、体育、康养、农业等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呈现。东湖数字小镇全面布局产学研展商,建成集投资、研学、居住、工作、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小镇。闽江河口湿地大力发展生态与研学旅游,成为福州生态游的新名片。打造了鹤上新览村、古槐青山村、潭头文石村、梅花古城、猴屿休闲集镇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鱼丸品牌IP“美猴丸”,开设3家“美猴丸”品牌授权店。

下一步,我局将以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争创文旅消费示范区。突出长乐具有独特性的“郑和开洋”海丝文化,对杏林文化、山水田园、滨海风情及名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创新。重视非遗传承,利用集散中心、游客中心、会展中心等场所打造非遗展示和体验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夜间经济、研学旅行、滨海风情等业态,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提问继续

(记者提问)问题4:众所周知,一个文旅智慧平台的出现可以让旅游更智慧,也能更好地满足我们老百姓的旅游服务需求。请问,目前长乐区文旅智慧平台建设进展如何,下一阶段重点是什么?

郑黎明副局长回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近年来,我局已建成“云游长乐”智慧旅游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实现游客扫码即可自助使用导览系统,满足游客游玩的基本需求,是全省首家实现全域智慧导览的县区。依托智慧旅游平台,我区大力推进“旅游+乡村振兴”跨界融合,推出“共享乡村新主义”认领活动、乡村特产直播带货和在线秒杀订购平台。建设全市第一家官方文旅直播间,免费向长乐企业和民众开放,鼓励农户上线农特产品,不定期举办直播活动。2022年以来,开展直播培训课程和电商交流会10余期,培训带货人才100余人次,帮助300余名农民成功触“网”、顺利开“播”。据不完全统计,直播吸引近千万关注量,带货成交2000多单,成交金额100余万元。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先进的思想、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服务,克服困难、科学有序地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工作。继续超前思考、超前准备、超前运作,最大化发挥智慧文旅平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提问继续

(记者提问)问题5:我们关注到,长乐区智慧体育公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公园的具体情况吗?智慧体育表现在什么地方?以及滨海新城智慧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

陈文希主任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任务。

位于南山的长乐智慧体育公园是202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于今年春节前建成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总投资300万元。项目位于长乐城区中心的南山生态公园内,现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占地约62000㎡,按照“一道、二站、三环、六点、十场”的布局,建有智能登山步道、休闲健身步道、智能国民体质测试站、智能健身驿站,儿童游乐场,以及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棋艺等运动项目场地,还有长乐特色的“全国武术之乡”展示基地,能够满足老年人、中青年、少儿等全人群健身活动需要。

公园的“智慧体育”主要表现在:

拥有13项智能测试项目的智能国民体质测试站,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测试数据为其开具适宜的运动处方、运动计划。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健身步道,可以通过多功能健康柱采集用户心率数据、实时监控并提醒锻炼者的实际运动参数,为使用者提供健身走指导、意外救援、锻炼排名等。

装置有智能感应模块的智能健身器材,可统计运动次数、卡路里等运动数据,并通过智能LCD显示屏显示相关运动数据,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实现语音播报、查看运动视频和一健报修等功能。

据我们随机访问调查显示,南山智慧体育公园的健身环境和智能健身器材最受健身群众好评。

位于文武砂街道的滨海新城智慧体育公园项目是在现有滨海体育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按照“一道二站三点十场”的布局,总投资300万元,目前已完成场地设施器材招投标,预计将于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下面我们安排最后一个提问机会,请各位记者抓紧时间,现在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问题6:随着全民健身深入人心,我区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个我区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情况?在保障人民安全健身、快乐健身上有什么举措?

陈文希主任回答:长乐区委、区政府高度全民健身工作,多年来都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全国第七次场地普查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长乐区体育场地共有2439个,场地面积257.442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6平方米,高于全国、省和福州市标准。拥有南山体育中心、新区体育中心、东湖水上运动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拥有足球、篮球、网球、门球等种类丰富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目前全区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健身路径共计643条,基本达到行政村(居)全覆盖并向自然村推进,2022年我区还将新建更新50条健身路径、一个智能健身驿站和一个室外网球场。

近年来,一些运动场地健身器械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一些超过使用年限并且已经出现损坏的健身器材没有得到及时维护或拆除,存在安全隐患。我局定期对全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巡查维护。为充分发挥我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体育服务功能,重点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清、产权不明、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开放管理不到位等情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8月31日,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福州市长乐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长政办规〔2022〕9号),因地制宜破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需矛盾,打通政策法规落地“最后一公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主持人(区文旅局局长陈仁嵩):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解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开到这里,详细情况记者朋友会后可根据需要继续采访我局相关工作负责人。在此也希望媒体朋友多支持理解、配合宣传文旅工作,共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窗口而努力。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