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航街道对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立足于实战化,构建出以综治中心为“圆心”,以基层各种服务力量为“半径”,以网格单元为社会共治“同心圆”,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依托智能化,织密治安防控网络。中心内设“一厅两中心三室”(“一厅”: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两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调处中心;“三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室),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视联网”一体化建设,以网格化为基础,以视频监控建设为支撑,将辖区内重点部分视频监控接入天网平台,逐步扩大视频监控范围。一方面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社会治安状况实时监控查看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现场核酸检测群众排队情况分析研判、防台防汛各易涝点和地质灾害点等实地情况等提供实时监控数据,方便分析研判,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也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突出多元化,提升矛盾化解能力。“源头治理”撬动信访格局。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吴航模式,街道及各村(社区)设立了14间信访评理室,共计150名评理员,靠前介入处置矛盾纠纷加强村(社区)警力建设,部署推行“一村(社区)一民警一辅警”机制,及时排查、化解潜在风险隐患;“定期接访”听取民情民意。制定并执行街道接访工作制度,每日由带班党政领导负责接待来访群众,综治办专人记录、跟踪落实,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推动小问题小矛盾当场解决。对于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以划分“责任田”的方式,分解信访举报件至相关挂钩联系村(社区)领导,定期听取进展情况、集体会商解决办法,全力促进;答疑释惑”化解民心疙瘩。建立第三方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机制,安排律师参与信访接待,为信访人提供专业权威答复及必要的法律援助,确保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推行网格化,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科学划分小区网格67个、单位网格110个,并细分“微网格”843个,将党的建设、创城创卫、社情民意等社会治理相关事项纳入网格,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以党的组织体系优化网格治理体系,选优配齐网格党组织班子,全面建立“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党组织架构,实现“支部建到网格上”。同时,完善线上线下双轨诉求收集机制,依托“乐聚力”“12345”等平台以及网格员“敲门行动”及网格微信联络群等,收集形成居民“需求清单”;深化“社区小区吹哨,镇街部门报到”服务机制,并发挥热心群众、爱心商家等多元主体自治作用,实现大事小事急事难事的分类处置、限时办结,今年共收集解决网格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7件,化解矛盾纠纷137次。
注重多样化,打造便民为民阵地。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服务进行有效融合,融“心”融“情”于服务中,让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互动更多、服务更优、关系更亲。优化综治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设立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等,满足接待群众、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和心理咨询、技术防控、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需求。设置3个综合受理服务窗口,提供信访接待、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人口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现场解答或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即接即办、疏导教育、会商研判、协调办事及结果回访机制,优化内部流程,真正使综治中心成为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的“终点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