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稳步回升,呈现逐步恢复性增长态势。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总量突破千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6.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复苏稳增长
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出台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八条措施,从快从速加大兑现帮扶,全力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促进三次产业恢复性增长。农业稳定增效,一产纳入“双百双千”企业 家,完成产值 亿元,正增长率达 %;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8家,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实施农业稳产保供,稳固粮食储备,抓实“菜篮子”工程。工业提质复苏,纳入“双百双千”规上工业企业186家,完成产值 亿元,正增长率达98.9%;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雪人股份等8个数字化示范车间及景丰科技等5个智能化工厂,近2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百项千亿”企业技改工程,76项省市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实施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9家,4家企业获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三产有所突破,商贸服务业快速复苏,纳入“双百双千”商贸服务企业59家,完成产值 亿元,正增长率达98.9%;永荣、正源财富广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京东、菜鸟等电商物流开动运营,东湖数字小镇、万星广场夜色经济街区大力培育,组织开展直播逛商圈、全闽乐购等各类促销活动218场;平台经济企业发展到33家,纳统销售额达273亿元;推进总部经济发展,新培育总部企业 家,新引进企业总部 家。
(二)投资带动增后劲
全力开展“当先锋打头阵、抓项目促跨越”主题竞赛活动,综合考评位居全市前列,省“五个一批”第三季度正向激励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区本级重点项目334项,完成年度投资5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其中:在建项目163项,完成年度投资3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5%,福港路及连接线、临空仙昙路二期等62项已建成或部分建成,大东湖海洋温泉度假村、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研发楼三期工程等101项正在建设;计划新开工项目90项,完成年度投资2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1%,南港西路(泽竹快速路-金江路)及接线道路工程、新投科技大厦一期等72项已开工建设;预备重点项目共81项,目前已有尚绿宝智能科技项目等9个项目转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均超序时年度任务,其中:列入福州市和省的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3%、107%。数字经济项目加快建设,31个“数字福州”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23个项目动建;21个“数字中国”峰会签约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15个动建;22个新基建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全部在建。参加 “5.18海交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招商活动,成功承办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长乐分论坛,全年落地招商项目 项,注册备案总金额约 亿元。
(三)城乡统筹促融合
提速滨海新城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开始集聚,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新增入驻企业186家,注册资本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亿元;“三创园”启动建设,移动数字产业园、纵腾网络等13个数字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均和云谷、东湖·海西高新技术企业港软件开发基地、游龙大数据产业园等60个项目在建;基建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长平高速、福平铁路、228国道外文武段和三营澳路桥段建成通车,地铁6号线长乐段进入调试阶段,道庆洲跨江大桥合龙,F1快线、国道316、机场二期等重大项目动工;三产服务业项目逐步配套完善,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万豪五星级酒店、那迪广场等16个项目建成,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滨海智慧中心等21个项目加快建设,东湖数字小镇获全国产城人文融合特色小镇典范的荣誉。国家级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阿石创、骏鹏智造等39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网龙智能教育小镇加快打造“数字+”和“教育+”产业,助力福建数字海丝核心区建设。
推进城区改造提升。实施老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瀛洲片区、江莲片区、东关片区等改造面积超过1600亩,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景美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完善供水管网配套,新远航水厂等8个供水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市政供水主干管网延伸到17个乡镇街道。推动交通畅通便利,完成西洋路等3条市政道路治堵改造,岱岭隧道、营滨路、金福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优化16条公交线路。美化城区园林景观,完成南山生态公园等8个公园、12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5个标准示范片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公安AI算力中心,实施智慧社区等城市应用场景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21个村,再提升24个村,重点打造梅花、江田南阳村省级“十镇百村”和湖里、龙田、汶上等三个市级精品示范村,建成百户村智慧乡村。开展“美丽长乐”大行动,新建公厕53座,整治农房1750栋,处理新增“两违”面积128万平方米。开展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房屋51.16万栋,整治隐患4016宗。
(四)改革深化添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建设使用“区块链+惠民资金网”“区块链+公证平台”,进一步扩展“就近办”,开展政务服务下沉社区办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2812项,占全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总数的98.6%;推进“证照分离”“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流程“六合一”、“一站式”服务、120个简单事项“全城通办”,实行“五税合一”综合申报。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经济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点,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精准执行“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组织企业参与用电市场化交易,全年降低用电成本4.83亿元;积极对接省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海峡·长乐周转贷”为20家企业提供25笔总金额 亿元的过桥资金。为企业上市提供辅导和融资服务,56家企业列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开展信用联合奖惩、“信易+”等信用工作,推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点任务,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三线一单”制度,继续落实“河湖长制”、“滩长制”,加强闽江、洞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五)民生共享补短板
实施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区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 亿元,2020年区财政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教育方面,新建4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大祉小学、玉田中学等32个学校项目竣工投用,投入资金XX万元为XX所中小学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认捐资金1.3亿元。医疗方面,古槐卫生院新院建成投用,人民医院、空港医院、湖南卫生院等5个项目基本建成,全部镇街完成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文体方面,改造提升4个乡镇文化站、46家文化服务中心,投入440万元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承办第三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就业方面,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82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726人。社保养老方面,推进社保扩面降费,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1.35亿元,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9535万元。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25家农村幸福院。扫黑除恶、社会求助、移风易俗、对口扶贫、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慈善救助、国防动员、双拥创建等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总体来看,2020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取得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未结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还不能放松;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减停产面仍然较大;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还没全面恢复,拉低了第三产业比重;创新能力不强,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明显;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环保等公共服务仍有短板,民生领域建设离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对此,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应对、着力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任务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滨海新城建设,推进三区融合多极发展。为此,提出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建筑业增加值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全域滨海建设为目标,推进三区融合发展
树立全域滨海理念,优化产城人文布局,加快土地成片开发,加强水电路互联畅通,推动三区融合多极发展。打造东湖融合发展区。发展壮大数字经济,重点推进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福建联通产业互联网科技园等近70多项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数字产业项目;推进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福米智能智造产业园、雪人氢能园高端装备、新能源项目,创建网龙数字教育小镇;加快建设地铁6号线、F1快线、机场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配套第二工人文化宫、东湖中学、新投商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提升新城人气。打造洞江湖融合发展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实施洞江湖湿地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占前广场、岱岭隧道、老旧小区改造等五大类个项目,拓展首占营前新区、鹤上商贸物流园,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打造闽江河口融合发展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潭头渔湾小镇、潭头康养小镇、猴屿番客小镇,继续实施34个闽江河口湿地保护项目,建成金福路、文浮路,实施胪峰大道改造。
(二)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以建设“三创园”为契机,打造“五园三基地一中心”创业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三创载体1个,引入及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80名。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点建设立华智纺、金纶高纤、大东海精品钢铁等项目,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促进冶金产业向不锈钢、特钢等下游链条延伸;坚持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海上风电、滨海氢谷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构建首占营前新区、滨海新城等新商圈,积极引进海乐卡奥斯、东方国信等一批大体量、成长性好的平台企业、区域总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智慧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数字农业,积极培育物联网、电商平台。积极参加“6·18”海交会、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争取对接更多优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三)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重点简化办理流程和申请材料,分批推出30项“秒批”服务事项;加快建设“区块链+政务服务”数字场景应用,打造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应用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加快开评标全流程电子信息化建设;加强窗口监管力度,加大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力度,激发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全面深化改革要点,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坚持区领导挂钩服务和走访帮扶企业制度,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继续落实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引入人才配套政策,营造更优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构建“信用长乐”;实施海丝核心区建设提升行动,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持续推进智慧党建、智慧乡村(社区)等领域建设,加快构建运行规范、责任清晰的执法运行机制。
(四)以生态文明创建为抓手,构筑绿色宜居环境
发展绿色生产,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完成工业炉窑综合整治,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开展水污染防治,继续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滩长制,推动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建成“一闸三线”引水工程、远航水厂搬迁及饮用水深度处理等项目,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切实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抓好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美丽长乐”大行动,深入实施“一革命五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牛山体育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提升行动,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深入推动绿色发展,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行动支持。
(五)以幸福指数提升为根本,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实施民生补短板,重点安排 个方面 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总投资 亿元。教育方面,建成建设江田中心幼儿园、长乐六中新校区,动建进修校附属第二幼儿园、长乐附小鹤上校区、高级中学新校区等项目,推进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医疗方面,加快区人民医院、省康复医院长乐院区及江田、湖南等4个卫生院新院建设,动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方面,加快“三馆三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加强文物、古厝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就业创业方面,加大力度开展招聘活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新增城镇就业6400人以上。社保方面,开展社保扶贫和精准扩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险待遇水平;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同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平安长乐、军民融合、文明创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各位代表,统筹做好2021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加快建设省会新城区、福州副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窗口,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