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基础上,延续向上向好态势。1月至6月长乐三产、固投、工业固投和出口等4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7项位居全市前三,11项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项目攻坚突破年”“亮晒比学”综合考评排名全市前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整体实现“双过半”。
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姜亮摄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作为全国工业百强区,长乐现已发展形成以纺织为主,冶金、食品饮料加工、机械工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拥有18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24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2家,实现总产值1340.2亿元,其中纺织、冶金两大传统产业总产值102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通过建链、扩链和强链“三步走”的方式,长乐掀起大抓工业、狠抓产业的热潮,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力巩固我区经济发展优势。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我区全面发挥作为全省最大的数字资源集聚区优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提升制造装备的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第七届数字峰会期间,长乐签约AI智算中心等大好项目,AI算力9月将突破4000P、比去年增长20倍,投用算力进入全国前10行列。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今年我区共安排20个老旧小区改造,会堂南路街头公园、牛山体育公园相继投入建设,鳌山路及凤翔路边坡修复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区住建局还推进总投资12.68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全面加强——
我区坚持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乡村“五个美丽”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我区成功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也是长乐第一个乡村振兴全国性荣誉,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均位居全市第一,乡村振兴连续4年获得实绩考核优秀等次,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在省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目前,长乐已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对象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22个,培育市级乡村振兴五星级村4个、四星级村26个,形成长乐精品样板。
我区还打造了数字积分平台“智慧积分”系统,目前,已在18个乡镇(街道)218个行政村投入应用。同时,创新推出人居环境“随手拍”系统,实现“人工+智能”的管理模式,破解环境卫生传统监管中存在的难监管、易反弹等薄弱环节,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营前首占片区 ■姜亮摄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2元,比增7.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35亿元,比增4.2%,增幅位居全市第三;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1.14亿元,比增4.2%,增幅位居全市第三。上半年,我区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1月至6月,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4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评级为优的为100天。升级改造散乱污企业(场所)94家,淘汰完成8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共127蒸吨,对4台35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和臭氧污染应急管控35次,保持我区空气质量相对稳定。全区在建210个工地全部按要求落实围挡,119个项目安装扬尘监控设备并联网,累计检查整治我区城市扬尘污染违规行为2042个(次)。1-6月海漂垃圾清理量为2352.23吨,海漂密度为123.23平方米/公里,低于去年186.99平方米/公里。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我区秉持念好“生态经”,走好“循环路”,打好“绿色牌”理念,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底色。
当前,全区上下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发展,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牢牢把握全区上半年良好发展态势,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攻克,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
(记者 黄言楦 柯抒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