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西施舌”, 肉质脆嫩、味极鲜美,是国宴上的一道名菜。据说,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每次到北京都点名要这道菜,它叫漳港海蚌。
海蚌,为我国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之一,贝壳略呈三角形,其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丰富,具有补阴益精、润肺腑、止烦渴、凉肝明目等功效。海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印度半岛、日本和中国沿海,以福建闽江口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砂一带(漳港区域)资源量最大。
可你知道一粒漳港海蚌, 有多么来之不易吗?它的背后有多少人的心血,今天就带你去看看!
国宝级美食漳港海蚌
日益稀少
漳港及附近海域因其所处独特海洋地理和水质生态环境,出产的海蚌个体大、肉质脆嫩、味极鲜美、品位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漳港海蚌作为特供品摆上国宴,自那时起就成了国宴的一道名菜。据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每次到北京都点名要这道菜。
20世纪80年代初,闽菜大师强木根、强曲曲创出“鸡汤汆海蚌”这一闽菜中的特级佳肴后,漳港海蚌开始名扬四海。
但是由于保护区沿线渔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对漳港海蚌过度采捕,海蚌资源日趋枯竭,海蚌存量减少,为有效保护珍贵海蚌资源,开展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历经三年
开展科技攻关
长乐漳港海蚌场,位于长乐东部沿海,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2公里。其成立于1959年,为科研生产综合型机构,隶属长乐海洋渔业局,主要职能为海蚌增养殖、技术研究及保护区管理,目前,海蚌场占地面积100余亩。
据海蚌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海蚌场成立以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聘请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专家教授进行“863计划海蚌育苗项目”“国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推广长乐市海蚌”人工育苗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在人工育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了解,从2011开始,海蚌场积极开展海蚌中试项目,先后历经浅海养殖、土池养殖、室外养殖三种养殖实验,花费三年时间,海蚌苗种养殖平均壳长达到9.1厘米,并总结了一整套规范化海蚌育苗、中间培育及养成技术工艺,为实现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及漳港海蚌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显微镜下的壳顶幼虫
“海蚌栖息于浅海沙泥底质中,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池水进行更换,保持池水干净,定期对水下的沙子进行翻腾、暴晒、冲洗,让沙子始终保持柔软疏松的状态,并做好防高温措施,为海蚌提供自然、舒适的栖息场所。”海蚌场相关负责人说,从壳长0.007厘米的幼虫,到长成0.8厘米后进行增殖放流,再到成年蚌需要将近3年的时间。
自从人工育苗技术成熟起,长乐区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了海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2011-2017年人工增殖放流苗种200万多粒。
在突破养殖技术约束的同时,对海蚌资源的刚性保护也在日益加强。
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
完善保护区管理
2011年,农业部将漳港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列为我国第五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014年,《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规定(修订草案)》正式公布实施,规定对保护区范围、禁止行为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科学管理与保护海蚌资源提供法律依据。
“我们对沿线渔民聚居点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活动,并加大执法力度。到2017年为止,我们与渔政大队一起,结合清理整治违规渔具、打非治违、涉渔‘三无’船舶整治”等工作,查获违规捕捞案件43起,拆解涉渔‘三无’船舶65艘。”海蚌场相关负责人说,为实现区域海洋经济与生态共赢,我们正在着手开展漳港海蚌采捕许可证的发放工作,通过限额管理的方式,实现资源保护与渔民利益的双赢。希望越来越多的渔民能认识到海蚌资源的珍贵,共同保护漳港海蚌这张亮丽的名片。
据了解,为强化保护区管理,目前海蚌场正在积极开展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计6月上旬可进行专家评审。
新闻多看点
漳港海蚌贝壳略呈三角形,成蚌壳长9厘米以上,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具有艳丽的紫红色,犹如古代美女西施的双颊,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薄,壳表光亮具壳皮,近顶部分淡紫色,近腹部分黄褐色。生长线细密而明显,足部发达,出入水管长,常伸出壳外,细嫩如舌状,故有“西施舌”的雅称。
(福州滨海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