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长乐 > 人文历史
中国航海日,一起看郑和七下西洋中的长乐印记
来源:常来长乐 2022-08-18 11:27 浏览量:

  明朝初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巅峰。

  历史上,福州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策划地,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起锚地,那么,长乐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2022年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让我们一起听历史文物讲述郑和与长乐的故事。

  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中,长乐扮演了浓墨重彩的角色。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放洋;郑和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郑和舰队在长乐太平港休整期间,船上的火器、弓弩、刀牌等兵器多由福建都司辖下的3个“成造军火器局”提供;大批福建人随郑和出使远航,有些人留居东南亚各地,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南洋;福建是妈祖信仰的发祥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成功,推动了华人移民海外的热潮,移民的迁徙,又把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各地……

  长乐保存了郑和下西洋的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物,郑和碑、圣寿宝塔……通过这些至今尚存的历史遗存,我们依稀可以看见600多年前的帆影和波涛,感受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智慧与力量。

   显应宫郑和雕像

   

  

  显应宫巡海大神郑和神龛

  2003年专家确认,福建长乐出土的显应宫文物中的十尊“巡海大臣”神像,其中一尊为郑和塑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国家历史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专程到显应宫,对这一尊塑像进行鉴定,确认此塑像为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尊郑和塑像,也是中国惟一发现的作为神和妈祖像供在一起的郑和塑像。这极为有价值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郑和历史,将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郑和的人士认为,该塑像与郑和真实形象的误差最小。

   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

  在长乐南山顶上,圣寿宝塔屹立千年。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塔。从宋代至明代,宝塔不断得到僧人募缘、乡人舍财、官府捐资重修。郑和下西洋时,见其颓圮,也多次进行了修葺。

  当年,郑和船队每次开洋出海,都会在长乐一个叫太平港的地方整训,伺风开洋。为了一览整个太平港船队情况,郑和经常登上位于南山的圣寿宝塔,远眺太平港,且在每次出入闽江口时,郑和也是凭借圣寿宝塔的位置来确定航线。郑和史迹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因圣寿宝塔对郑和开洋出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往返泊舟太平港时,他多次出资修葺圣寿宝塔。

  在第七次下西洋离国前,郑和组织整修三峰塔、天妃宫,并在天妃宫左侧修建一座三清宝殿。南山上,塔、寺、宫、殿俱全,依照郑和的话来说,便是“画栋连云,如翚如翼”。郑和修建的这组南山建筑,在历史更迭中,仅留下一座三峰塔。

  长乐南山天妃宫石柱础

   

  长乐南山天妃宫石柱础(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该柱础高30厘米,宽43厘米,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郑和因三次航海活动皆受到天妃庇佑,遂奉请朝廷在长乐县南山(又称三峰山、塔坪山)修建天妃行宫,同年行宫落成。

  行宫原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毁。1984年在遗址上出土原行宫石柱础5件,大小相同,郑和史迹陈列馆建馆时作为柱础使用四件,现存一件。

  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宝船(模型)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2)

  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九桅十二帆,底呈尖刀型,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航行。船模是仿造郑和乘坐的最大帅船而制作的,模型与原型的比例是1:85。

  郑和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记载:“(明)永乐七年(1409)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著名的郑和宝船就是采用福建沿海一带常见的福船船型。福船尖底、阔面、水密,适于深海远洋航行,为当时中国航海木帆船的四大船型之一(另有沙船、广船和鸟船),亦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型之一,明朝出国使臣(如册封琉球使)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

   郑和铜钟

   

  郑和铜钟

  郑和铜钟钟身高69厘米,壁厚2厘米,重77公斤,葵口,覆釜形。钟钮双龙柄,钟肩浮印云气如意纹,钟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钟有八卦、云雷等纹饰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铭文,钟下部有楷书铭文五组,共54字,是宣德六年(1431)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为祈保西洋之行往返平安所铸造。

  该铜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省南平市被发现,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活动的实物证据。

   登文道

   

  

  登文道

  在潭头镇文石村北侧江边,隐匿于石块中的“登文道”摩崖石刻,其横额隐约可见刻楷书“皇明 登文道”五个字。史料记载,登文道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取名登文道,表明这里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寓意登上文官仕途。郑和下西洋时,多次在此设祭开洋,这里也是他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

  登文道还曾是古代长乐客商出洋的始发地和朝廷使臣赴琉球岛的码头。目前,它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

  

  《天妃灵应之记》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上世纪30年代,距圣寿宝塔不远处,一块石碑的出土,轰动海内外。这块由郑和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录下空前绝后的航海壮举,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遗物。

  石碑不仅详细记载了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不畏艰险的远航历程,包括七下西洋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还褒扬了天妃(妈祖)的神力。其中,碑文明确记载:“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这是考证郑和下西洋最权威的史料碑刻。

  “这块碑,我们俗称‘郑和碑’,是郑和最后一次奉命出使西洋时亲自撰文的。”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介绍,碑文共有1177个字,至今基本完整可读。“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详细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石碑,不仅是先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也可以修补文献记载的失误和不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