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长乐和平街的这支“笔”,历代名卿握过,街巷百姓握过,如今这支“笔”移交到了我们手上,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福州市重点打造的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历经3年的建设提升,成效初显。
和平街凝聚着长乐海丝文化、士绅文化、笔耕文化,是闽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展现长乐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现在的和平街“笔”耕不辍、文脉绵延。
修复建设紧锣密鼓
这边,各类专家荟萃一堂,工匠云集比拼技艺;另一边,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
7月6日-10日,福州市第六届古建筑保护施工技术人员培训班在长乐和平街举办,百名工匠现场进行实操竞赛。杨明摄
近日,在和平街,上百名从事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一线工匠同台竞技,凿石、锯木、搭瓦、垒砖,精兵强将切磋技艺,实操现场热火朝天。
从郑和东路沿汾阳溪而上,查看古建筑修复、新建筑建设进展,是和平街总工程师翁振捷每天早上的固定轨迹。
据翁振捷介绍,2018年底,和平街片区开始修复建设,截至目前,需修复的28处古建筑已竣工验收22处,其余6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9栋新建建筑和13栋风貌建筑主体工程已竣工。
和平街会议中心前的“福地长乐”石雕造型,由百个不同字体的“福”字环绕,中间是长乐全域地图,寓意“千秋吴航,百福长乐”。 杨明摄
“为改善和平街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街区景观,今年6月,汾阳溪景观改造提升项目已进场施工。”翁振捷说。
汾阳溪作为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主要河道,承载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意涵。汾阳溪发源于六平山,顺山势蜿蜒,流经街区,穿太平桥而过,沿岸分布有古建筑以及丰泰亭、种芝宫、汾阳王庙等风貌建筑。
翁振捷告诉记者,汾阳溪沿岸古建筑众多,道路偏窄,大型工程车辆难以进场,需依靠小型工程车、骡子等。“施工现场制约因素多,只能在原基础上进行‘绣花’式改造。”据介绍,汾阳溪项目与六平山公园项目协同施工,将打造成六平山—汾阳溪—和平街一体旅游观景休闲空间。
与翁振捷行走路线类似的,还有和平街文史组专家潘越。每周二、周五,潘越从市区来到和平街,把一座座古建筑转个遍。在一座修缮完毕、商户已进场装修的古建筑里,潘越发现新装修的墙面过于贴近古建筑原有木柱,不利于保护,当即联系工程组前来协调。
“虽然现在大部分古建筑已完成修缮,但相关保护工作不能停。”潘越告诉记者,和平街建立了保护管理机制,文史、工程、招商等各工作组联动配合,对商户进驻古厝后的装修施工进行监管。
和平街太平桥至镇海门路段已开街,因地制宜地引进传统商业、工艺美术等业态,部分商家开门试营业,让街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和平街是长乐最有故事的街巷之一,曾经商铺林立、商人如织,留下了近百座规模较大、布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附近的六平山历史文化悠久,山上有不少古亭阁,并遗存众多宋、元、明、清时期的名人题刻,明代著名书院东溪精舍也位于此山。
和平街的气韵,凝于“笔”端,流于“笔”下,执“笔”之人从历史上的达宦名儒、街巷百姓,到修复保护的设计者、建造者、文史专家、社区居民,如今,古街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来新生。
一块石头,这是和平街保护修复、建设的“最小单位”。“我们在施工现场下的第一道指令就是保护街区的老石头等古旧建材。”和平街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和平街立下了“不外运石头”的规矩,重新使用街区老石头等古旧建材进行铺装,并千方百计从其他工地和市场引入适合的各种石头,每次设计、施工、摆放都极尽巧思。同时,和平街设计者、建设者“一厝一方案”,文史资料组为古建筑建立起“一栋一档”的专属档案,用古建筑讲好故事,用好故事传承文脉。
《和平街镇海门残存》雕塑。刘宇凌摄
“和平街人杰地灵,先后走出2位状元、66名进士……”经过为期2个月的“小小讲解员”和平街主题培训活动的锻炼,鳌峰小学小小讲解员讲解起和平街历史绘声绘色。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孩子们在讲解历史的同时感受和平街的特色人文,举办“百年初心 红色历程”长乐革命斗争史图片展、“百年历程 见证变迁”名家讲堂,组织播放露天电影……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的文化体验。如今,和平街已经成为人文教育活动基地。
依托人文山水格局,和平街结合历史文脉,不断挖掘商业价值。吴航特色商业区、海丝文化体验区、溪山月夜娱乐区、汾阳艺术商务区四大特色商业区的精心布置将极大地丰富游客体验。
和平街里的人、物、山、水与族源文脉、信仰传统、社会合作机制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价值整体,以综合性优势融入长乐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助力打造衔接福州主城区至滨海新城副中心的旅游长廊。
(特约记者 蓝瑜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